• 当前时间:

探秘北京最大僧人静修洞窟群

更新时间:2016-04-02 13:49:17 来源:未知

  古时候,僧人们为了通达更高的参悟境界,经常会选择在人迹罕至的山洞中闭关修炼。然而随着岁月的变迁,这些山洞有很多都早已面目全非,甚至完全埋没于荒野之中。

  今年8月中旬,在考古工作者和文物研究员的联合考察下,发现在位于北京丰台区王佐镇的千灵山,隐藏着大片僧人曾经用来静修的洞窟群,而它的文化历史最早则可以追溯到明朝。

  千灵山自古就没有正式的山路,上世纪70年代后几乎成为荒山

  千灵山原名极乐峰,隶属马鞍山山脉南麓,面积约为5平方公里。这里山脉陡峭,由于亿万年来的雨水侵蚀,还形成了许多石灰岩溶洞。根据当地老人回忆,在这些溶洞中,有不少都曾供奉有佛像,还有僧人居住过。

  70岁的李大爷告诉记者,千灵山自古就没有正式的山路,上山的通道其实是人踩出来的窄土路,而且过了半山腰后的一些路段仅能容纳一个人通过,有的甚至需要手脚并用才能爬上去。“文革”时期,山上的文物又遭到了严重破坏,以至于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这里几乎变成了一座人迹罕至的荒山。

  2004年,王佐镇政府决定修建山路。在此后3年多的清理建设过程中,上山的工作人员陆续发现了残存在洞窟里的文物及磨崖碑刻,而关于山中僧侣静修的文化历史也终于揭开了面纱。

  千灵山最大的洞窟,面积约有数百平方米之多

  一位参与千灵山景点开发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千灵山荒了几十年,所以到处都长满了杂草和荆棘,因此起初上山时必须要有熟悉地形的村民带路,还要沿途用镰刀砍掉路中的杂草,方可安全前行。

  当他们来到半山腰后发现一个洞窟,这个洞窟的洞口并不高,仅有两米多,且周围砌有坚固的石墙,还有石门框和石窗框。但走进去却发现里面十分宽大,在洞的深处,还修建有一座四层平台,并有台阶相连,再往里走,则连接着另一个较为平直的洞厅,而整个洞窟的面积约有数百平方米之多。

  在洞内,工作人员发现了一尊头身分离的残破菩萨像,而在洞外的一口天然石井中,也打捞上来一尊石佛像。此外,在石井边的崖壁上,一块写有“重修太古观音洞众善捐资磨崖碑”字样的石碑,也清楚记载了道光年间,各地的善男信女捐资修建这座“观音洞”洞窟的史实。据首都博物馆黄春和教授考证,“观音洞”原名“太古化阳洞”,是千灵山诸洞中最大、最深的一个洞窟,原为天然溶洞,后经过改造才成为现在的佛教洞窟。

  根据出土文物及十二口人工凿出的大石井,专家认为此地为北京最大的僧人静修洞窟群

  在揭开了“观音洞”的神秘面纱后,工作人员在村民的带领下几乎走遍了山中大大小小的洞窟,陆续发现了诸如“三慧洞”、“老爷洞”,以及接近极乐峰峰顶的“极乐洞”等十余个比较完整的洞窟。与此同时,从这些洞窟中发现的数十件石碑、残石经、石佛像、庙宇建筑残构件,以及十二口人工凿成的大石井来推测,千灵山洞窟的僧侣静修,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的嘉靖万历年间。

  比如,位于“三慧洞”山门外左侧崖壁上的“戒坛朝阳三慧洞建礼忏施茶功德碑记”,就非常清楚地记录着:明朝万历年间,戒坛寺香火繁盛,以杨大林为首的一些善男信女来到“三慧洞”,听住持能省和尚讲经说法,豁然顿悟,于是集众捐资,并于每年四月初八的“佛诞日”将善款送到洞门外。

  千灵山中的十二口人工水井表明了当时的僧人之多,这十二口水井都留有明显的人工凿痕,它们有的呈圆柱形,有的呈长方形,深的有六七米,浅的也有两三米。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副研究员刘卫东在进行了实地勘测后表示,如果假定这十二口井同时储满水,而这些水又同时被生活在山中的僧人饮用的话,那么千灵山上最多时应该有上千僧侣在此生活,可以说是北京最大的僧人静修洞窟群。

  千灵山原本是戒台寺的后山,是一个很好的隐修场所

  据史料记载,千灵山原本是戒台寺的后山。明正统六年(1441年),戒台寺内兴建了戒坛,该戒坛可以授佛门的最高戒律——“菩萨戒”,因而戒台寺也成为中国佛教的最高学府之一。在这样的高级寺院里,很多僧人都对自己提出了更加严格的修炼标准,于是他们纷纷选择到位于寺后的千灵山洞窟刻苦参禅。

  千灵山地势险要,人迹罕至,是一个很好的隐修场所。再加上戒台寺内有很多德高望重的僧侣,因此不时会有许多慕名而来的大臣、信官以及百姓,他们捐资不断修缮庙宇和洞窟,而千灵山就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变成了北京最大的隐修场所。

  千灵山的洞窟不注重佛像雕刻,隐蔽的地理位置才是最关键的条件

  把洞窟当做诵经礼佛的场所,这种习俗从佛祖释迦牟尼建立佛教以后,就逐渐形成了。在中国,类似的地方也不止一处,其中最着名的要属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了。

  不过,同样作为佛教洞窟,莫高窟等石窟的崖壁上都有很多精美的佛像雕刻,而千灵山的洞窟中,这种雕刻为什么却十分少见呢?

  黄春和教授告诉记者,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都是佛教传入中国后早期形成的石窟寺。为了让更多的人信悟佛法,当时的寺院很注重佛像雕刻,以便僧人和信徒们随时都能够找到参拜的对象。

  而到了明代,佛教已经相当成熟,这时候的僧人更注重身心的修炼,讲究在清静的空间内参禅悟道。所以对于千灵山的洞窟来说,隐蔽的地理位置才是最关键的条件。

  千灵山洞窟曾与戒台寺同样兴旺,命运却截然不同

  北京理工大学文化遗产原客座教授范贻光石刻艺术博物馆副研究员刘卫东在考察后认为,千灵山的佛教文化实际上与戒台寺是一脉相承的。然而,在明朝时期同样兴旺的两处佛教圣地,为何到了近代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呢?戒台寺如今依然香火旺盛,声名远扬,而千灵山佛教洞窟群却日益衰败,到了近几十年来,更是鲜为人知。

  发生这种落差的原因,可以简单解释为“官办”与“民办”的等级区别。刘卫东说,戒台寺一直受到历代朝廷的重视,其中的很多代住持都是由皇帝亲自选派,不少名僧还被委以各种官职。特别是明代以后,戒台寺直接置于朝廷的控制之下,并经常得以修缮兴建。即便是解放前后遭到了严重损坏,事后中央也及时拨款修护。

  而千灵山佛教洞窟群的命运就要坎坷的多了。虽然在明清时期,戒台寺的高僧们仍然会前往山洞静修,但当修行结束后,一般不会选择滞留于此。另一方面,千灵山的洞窟在严格意义上只能算作一种山野文化,而并不是被朝廷承认的那种官方寺庙,再加上山路崎岖,交通不便,普通的信徒更愿意直接前往戒台寺进香。长此以往,千灵山洞窟便越发地人迹罕至了。

  从当地村民那里记者还获知,新中国成立前,因为战乱及土匪强盗横行,山中文物遭到了严重破坏,而之后的“文革”又使这种破坏进一步加深。“文革”后,当地政府没有足够的资金对其进行修缮,加上山路几乎难以辨认,因此时间一久,山上原有的佛教洞窟自然就鲜为人知了。

  直到2004年,在“千灵山景区”修建计划的实施后,千灵山的山路得到了修缮与重新铺设,原本仅能容纳一人通过的土路,如今可以两人并排同时行进。此外,当初在各洞窟中发现的文物如今也已经得到妥善保护,并已安置在展室内供游人免费参观。